•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首页 » 新闻动态 » 暑期安全教育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暑期安全教育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浏览数量:0     作者:南京市栖霞中学     发布时间: 2025-06-27      来源:本站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2025年暑假即将到来,孩子的安全与健康成长,关乎每个家庭的幸福。随着天气逐渐炎热,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同时,交通安全、居家安全、饮食安全等也不容忽视。为保障孩子的生命安全,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恳请您积极配合学校,认真履行监护人的职责,与学校共同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工作。现将相关安全注意事项提醒如下:


图片
图片

01.严防溺水

  暑假期间,天气炎热,加之汛期降雨强度加大,溺水事件进入高发期,家长务必要高度警惕!

图片

  1. 牢记防溺水“六不”原则:

  2. 孩子外出时,家长务必做到“四知道”:知道孩子去哪里;知道孩子和谁去;知道孩子去做什么;知道孩子何时返回,及时掌握孩子行踪,避免孩子长时间脱离安全监护。

  3. 当孩子涉水时,家长要做到不分心、不间断、近距离,有效看护,绝不能将孩子单独留在浴缸、泳池或开放性水源边。

  4. 若无法陪伴孩子时,家长请务必委托并叮嘱其他监护人尽到看护责任,同时,通过电话、语音、视频等方式,教育孩子远离危险水域。

图片

02 交通安全

图片

  1. 教育孩子外出时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翻越隔离栏,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同时要特别注意过往车辆,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切记不可在马路上玩耍、打闹或突然猛跑过马路。

  2. 家长应加强监管,严禁未满16周岁的孩子骑电动自行车上路。达到法定年龄的孩子,家长应教育其骑行时应严格遵守交规,自觉佩戴安全头盔,杜绝闯红灯、超速、逆行、违法载人等行为。家长以身作则:家长驾车时要遵守交通法规,不酒驾、不疲劳驾驶、不超速行驶;骑乘电动车要佩戴好安全头盔,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3. 提醒孩子切勿在小区车辆通道、停车场等区域玩耍,更不要在停着的汽车周围蹲坐、停留,避免因司机视觉盲区造成事故。步行或骑车时务必远离工程车等大型车辆。

  4. 私家车出行时,务必确保全员系好安全带;特别注意上下车安全,防范“开门杀”等意外;天气炎热,家长切勿将孩子独自留在车内。

  5. 若选择公共交通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有序上下车,不拥挤推搡;乘车时要系好安全带,不将头、手伸出车窗外;不乘坐无牌无证、超员超速、非法营运等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

图片

03 应对极端天气

图片

  1. 夏季暴雨、雷电、台风等各类极端天气多发,请家长和孩子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及灾害预警信息,尽量避免在恶劣天气外出活动。

  2.如果在外出时遇到暴雨,请注意防汛安全警示标志,避开排水井、沟渠和积水处,就近寻找安全避险场所;遇到紧急情况,请及时拨打110、119等电话求助。

  3. 大风天气来临前,和孩子一起检查家中门窗是否牢固,可提前加固。收起阳台、窗台上易被风吹落的物品,如花盆、晾衣架等。若在户外,要远离高楼大厦、广告牌、简易搭建物等,防止被掉落物体砸伤。

  4. 暴雨天气,教育孩子不前往山区、沟谷、滩涂河道、泄洪道等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的区域。

  5. 雷雨天气,提醒孩子远离大树、高塔、金属广告牌等高耸物体,不在旷野打伞、高举物体,不在大树下、电线杆旁避雨。

  6. 高温天气下,请各位家长提醒孩子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出门,如果必须外出,选择阴凉处行走,并做好防晒工作,及时补充水分,预防中暑。

图片

04 消防安全

图片

  1.高温天气极易发生火灾,造成安全事故,家长要向孩子讲明火灾的严重性和危害,教育孩子不玩火,并加强防电、防火、防爆教育,提高孩子消防安全意识。

  2.注意家用电器不得超负荷运转,不私拉乱接电线,外出时要关闭电源开关。

  3.家长要给孩子做好榜样,注意用火用电安全,并定期检查家中的电器、线路等,确保无安全隐患。

  4.严防电动车火灾,家长要注意不在疏散通道、楼梯间、架空层、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充电,不能将电池带回家充电。

  5.提高孩子的自护自救能力,和孩子一起学习消防安全知识,进行消防演练,学会正确逃生。

图片

05 居家安全

图片

  1. 做好家庭阳台、平台等区域的安全防护。教育孩子不向楼下抛东西,不攀爬阳台、门窗或其他高处,谨防摔伤、坠落。

  2. 将易燃、易爆、易碎、有毒、锋利或其他对孩子身心有不良影响的玩具、物品保管好,不让孩子接触。教育孩子不随意把东西放进嘴、耳、鼻、眼中,不随意把东西套在头上和脖子上。

  3. 家长应定期对家中的电线、燃气管道、电器、刀具等物品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防止触电、煤气中毒、器械伤害等事故的发生。

  4. 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监管,时刻关注孩子的动态,切勿将孩子单独留在家中,同时教育孩子不要给陌生人开门,注意防骗、防盗、防抢。

图片

06 出游安全


图片

  1.密切关注出游目的地安全形势和注意事项,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预警,注意防御强降水及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崩塌、积涝等灾害,强化森林防火意识,杜绝火灾隐患,不前往高风险地区,不前往未开发开放、缺乏安全保障的区域游玩。

  2.参与水上活动、高空、高速、探险项目等刺激性娱乐项目时,严格听从工作人员指挥,穿好安全装备,儿童需在成人陪同下参与。

  3.提前了解景区开放时间、门票预约情况,避开人流高峰;进入景区后,遵守景区规定,不擅自进入未开发区域;在观景台、栈道等地方拍照时,注意脚下安全,切勿为了追求“大片”而冒险。

图片

07 网络安全


图片

  1.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在网上泄露姓名、学校、家庭住址、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等敏感信息。设置高强度密码。  

  2.警惕网络诈骗:不轻信中奖信息、低价诱惑、游戏交易、冒充熟人借钱等。涉及转账汇款,务必和家长确认。  

  3.健康上网:控制上网时间,不沉迷网络游戏。不浏览不良网站和信息。文明上网,不传播谣言,不进行网络欺凌。     

  4.谨慎交友:不随意添加陌生网友,不与网友私下见面。遇到网络骚扰或侵害,及时告知家长或老师。家长要以身作则,减少在孩子面前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多与孩子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如一起阅读、玩游戏、参加户外活动等,陪伴孩子度过有意义的假期。

图片

08 饮食卫生安全


图片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教育孩子不挑食、不偏食,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零食和垃圾食品。

  2.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物,不吃变质、过期的食品,不购买“三无”食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3. 夏季高温易加速食物腐败,建议选择新鲜蔬果,饮用煮沸后的饮用水,避免食用变质、异味食材,从源头杜绝食物中毒风险。

图片

09 心理健康


图片

  1. 假期是增进亲子关系的良机,请家长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与情感需求,建议主动规划每日固定亲子时间,通过户外活动、家庭劳动、好书共读、文化体验等方式拉近距离,让孩子感受到家人的支持与关爱,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2. 倡导以平等、尊重的态度与孩子交流,可定期召开家庭会议,沟通时避免单方面说教指责,专注倾听孩子诉求,以理性对话化解分歧,防止因情绪对立引发矛盾升级。

  3. 鼓励孩子正视负面情绪,当出现焦虑、沮丧等情绪时,主动与家长沟通分享;面对学习、社交等困难,及时寻求家长帮助,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培养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若发现孩子情绪波动剧烈或长期低落,家长需及时介入引导,通过谈心、运动等方式帮助孩子释放压力。若情况持续或恶化,建议及时联系专业心理咨询机构,为孩子提供科学干预。

  5. 针对高考结束的毕业生,重点关注考后心理状态,警惕过度放纵、考试焦虑、自我否定等问题。引导孩子理性看待考试结果,同时强调兼职安全规范、旅行安全注意事项,并督促孩子保持规律作息,平稳过渡毕业假期。

图片

10 合理安排假期生活


图片

  1. 引导孩子制定每日计划表,合理分配学习、休息与娱乐时间,避免假期作业前松后紧突击完成,同时保持规律作息,确保假期劳逸结合、张弛有度。

  2. 根据国家“双减”政策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组织开展学科类培训。请广大家长朋友坚决抵制如以“一对一”“住家教师”“众筹私教”、游学研学、思维素养、国学素养等名义违规开展的各种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切实减轻孩子负担。

  3. 倡导亲子共读,与孩子一同挑选经典书目,在阅读中分享感悟,感受文字魅力,让阅读成为假期的精神养分。

  4. 引导孩子保持规律生活节奏,每日进行适度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选择清晨或傍晚运动,运动时做好防晒,运动后不喝冰水;鼓励参与家务劳动,从整理房间、烹饪简单餐食等小事做起,培养家庭责任感与独立生活能力。

图片

11 其他安全

  1. 叮嘱孩子不到施工区域、电力设施附近、铁路沿线等危险场所玩耍。同时,要远离通风井、窨井盖、楼顶等危险区域,不攀爬、不踩踏、不靠近不明区域。

  2. 告诫孩子不去网吧、酒吧、电子游戏厅等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玩耍;不与行为不良人交往,更不能吸烟、喝酒和参与打架或欺凌事件。

  3. 如为孩子选择夏令营、游学、研学旅行等暑期活动,要认真了解主办机构相关资质,签订有效合同,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


  亲爱的家长朋友,父母是孩子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暑假期间,希望各位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工作,确保孩子度过一个安全、快乐而有意义的假期。

  期待孩子健康、平安返校!最后,祝所有孩子和家长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图片
图片

图文:胡亚明

审核:崔   鑫

发布:翟羽佳

图片
图片


版权所有 2021  南京市栖霞中学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金尧路15号 电话:025-85763195  校长信箱:qxzxxzxx@163.com  
备案证书号  苏ICP备12062907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