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4 作者:南京市栖霞中学 发布时间: 2025-09-25 来源:本站
张红宇,南京市栖霞中学语文教师、教科室主任,正高级教师,江苏省高中语文特级教师。被评为江苏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中小学优秀共产党员,南京市教科研先进个人,宿迁市名教师,宿迁市优秀科技专家,宿迁市学科带头人,宿迁市初中、高中语文兼职教研员,宿迁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宿迁市书香教师,宿迁市“135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宿迁市“千名拔尖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张红宇名师工作室”多次被评为栖霞区优秀名师工作室。 张特教学经历独特。中师毕业,通过社会自考获得本科学历,职业生涯亲历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的大循环教学。这份全程、跨学段的经历赋予她独特的教学视野,既能以高考为终极目标进行顶层设计,高屋建瓴地把准方向;又能富有温度地洞察学生的认知特点,贴地而行地因材施教。 教学风格“简、活、实、效、美”。教学语言的“简”是为了直抵事物本质的“精微”;教学方法的“活”是为了激发不落窠臼的“创见”;她引导学生在扎实(实)的学识根基上,追求高效(效)的思维路径,并最终体会到思想本身的美(美)与力量。她精心营造宽松而书香弥漫的氛围,正是为了呵护每一株独立思考的幼苗,培养他们面对复杂文本与现实议题时,能够发掘深层逻辑、形成深刻独到之洞见的能力。 她深度研究作文,擅长高考作文指导,坚信真正的优秀作文源于作者内心的视野与气象。专著《会思维才会作文》(江苏大学出版社)系统构建了一套培育思维的训练体系,课堂指向远不止于应试技巧,更是旨在锤炼一种高阶的思维品质,着力引导学生打开思维,提升格局,在历史的纵深与时代的波澜中定位个人思考,将个体感悟与家国情怀、人文精神相连接。最终助力学生成就的不仅是考场上的佳作,更是面向未来的洞见与格局。

罗华明,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教科研先进教师,全国优秀地理教育工作者。长年从事高三地理教学工作,高考成绩斐然。主编教学用书20多部,在《人民日报》、《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教学与管理》等媒体上公开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近20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5篇。主持省教育规划课题、省教研室课题多项且均已顺利结题。
人生格言:纳百川,容学问,立德行,善人品。
课堂,是他的星辰大海。五十载人生阅历,三十载教坛耕耘,罗老师的课堂早已超越了课本的方寸之地。他信手拈来的不是一个枯燥的地名,而是背后壮阔的自然变迁与人文故事。讲青藏高原,他能从板块碰撞引申到藏族同胞的信仰与歌谣;分析长江经济带,他能将地理区位、历史沿革与当代“绿水青山”的国策巧妙融合。他的办公桌上,总摊着最新一期的《中国国家地理》,他的电脑里,收藏着无数纪录片和卫星云图。他常说:“地理学不是死记硬背,是‘格物致知’,是理解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为何如此,又将走向何方。” 在他的引导下,学生学会的不仅是知识,更是纵横捭阖、联系万物的思维方式。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