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9 作者:南京市栖霞中学 发布时间: 2025-09-29 来源:本站
秋意渐浓,教研正酣。2025年9月25日,在“张红宇名师工作室”引领下,我校高一语文组围绕“魏晋诗歌教学”主题,精心呈现了一场融课堂实践、深度研讨与理论引领于一体的教研盛宴,碰撞出语文教学的智慧火花。栖霞区全体高一语文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01
课堂展示:
经典焕新彩,匠心启智慧

活动伊始,“张红宇名师工作室”成员相继呈现了两堂精彩的公开课。陈景芙老师执教的《短歌行》,以“周公吐哺”的典故为钥匙,层层递进。她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聚焦“酒”“乌鹊”等核心意象,精准剖析曹操“天下归心”的壮志豪情与深沉的人生慨叹,课堂激荡着历史的回响。随后,赵杨老师带来《归园田居(其一)》。她匠心独运,利用“简笔画”展示学生预习成果,创设出沉浸式的诗意情境。学生在视觉与想象的交融中,细腻品味陶渊明“守拙归园田”的恬淡心境与人生选择。两课风格各异,却同样展现了经典文本在当代课堂的鲜活魅力。
02
专题讲座:
视野拓新知,底蕴筑根基

课后,“张红宇名师工作室”成员、高一语文组备课组长史玉婷老师带来了一场旁征博引的魏晋诗歌教学专题讲座。讲座以“中古的诗意”为题,深入剖析了魏晋动荡的时代背景、文人独特的生命状态及诗歌的审美特质,为教师们深刻理解文本深层内涵、精准把握教学文化维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与实操建议。
03
评课研讨:
智慧共碰撞,见解各纷呈

评课环节,三位兄弟学校教师分别从不同维度对两堂课进行了精辟点评,引发深度思考。燕子矶中学的姜媛媛老师着重肯定了教学设计的精巧性,她指出,陈景芙老师对《短歌行》意象的聚焦解读与情感脉络的清晰梳理,赵杨老师“简笔画”情境创设的巧妙运用,都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使抽象的情感与意境变得可感可触。南师大附校的赵心昱老师指出,陈景芙老师结合三国演义和电视剧,调动学生兴趣,感知多面曹操;赵杨老师设计的三重任务层层递进,将“自然”与“本真”的主题具象化、生活化,课堂氛围自然融洽。南外仙林分校的卞冬梅老师则从自身教学体悟与文本深度探究的角度展开评课,她着重探讨了诗歌教学情感先行或给学生带来解读受限的疑惑,以及如何设计更具挑战性的问题链,引发了在场教师的强烈共鸣。
04
专家总结:
技术赋能,合作共进
活动临近尾声,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叶晓凤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她首先说明了备课组合作的重要性,并指出了理解魏晋文学的深度以及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她也分享了利用AI技术来改进作文批改过程的一些思路。最后,叶老师肯定了本次评课研讨的成效,并表达了通过团队合作解决教学难题的愿望。
此次教研活动为魏晋诗歌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实践范式与理论启迪,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智慧碰撞。高一语文组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耕课堂,让魏晋风骨在语文课堂上焕发更加动人的光彩,为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学子不懈努力。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245号